公司动态
对于4400多名营城村民来说,过河并不困难
应城市的汉北河轮渡承载着4400多名村民过江的作业。由于开展科教兴业,应城坚持解决群众出行困难问题,集资金、办实事,切实解决老渡口设施老化、渡口融化、景观杂乱等问题。
聚焦群众心声“破拥堵点”,营造“暖心”。针对群众反映的“出行难、候船时间长、老船隐患、收费高”等痛点,成立专班,进行两轮深度走访和湾组,收集意见76条,形成干部群众共识,集体研究,果断决定恢复轮渡运营、购买新船。针对公众关心的新船安全、出行影响、旧船处置和安置等问题船舶职工、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入户座谈,化解疑虑,制定符合民意的方案,对政策执行到位的原职工落实福利工安置工作。
集中资金“解难”,打造“平安之举”。面对资金压力,一方面,积极寻求上级项目支持,已成功申报省“好乡村渡口”级项目。已获批省级专项资金80万元,市级一拖一奖补资金13万元,其中各类资金共计170万余元。另一方面,我们将精心预算,通过优化预算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,降低成本30万元,优先安排轮渡更新、海岸防护加固、保安设施等安全项目。城市。资金精准投入,全面更换旧渡轮,新建楼梯护栏和候车点,新建600多米保安工程加强岸岸防护,切实筑牢安全基础。
聚焦“补根”体验,打造“好渡口”。提高舒适度和形象,实施景观提升工程。重新植树垂柳、水杉等景观树木300余株,提升绿化水平。规划独特的土壤,结合文化元素,融合文化元素,清晰地展现湖区的特色和底蕴。此前,平均等待时间从半个多小时变成了即时出行。人们反映这“更方便、更经济、更舒适”。 (字母应该是轩轩和杨熙轩)